打賞上不來、品牌贊助也難走通,「Clubhouse」前景不明
據《The Verge》報道,近幾個月以來數十名「Clubhouse」創作者都在期待自己的第一次贊助商見面會。然而當見面會實際舉辦時,他們卻大失所望。
作為「Clubhouse」公司“創作者優先”(Creator First)計劃的第一批學員,這些創作者希望能夠獲得「Clubhouse」在變現方面的幫助。對此他們列出了自己希望合作的品牌清單。不過創作者們并沒有等來與品牌方的一對一會面,相反的是,他們僅僅被安排在一個聊天房里,和其他幾十名創作者一起推介自己的節目。
參與該計劃的創作者 Cyndi Pham 表示:“這真是一個大笑話,我覺得「Clubhouse」舉辦活動只是為了挽回自身顏面,因為他們無法吸引任何贊助商?!痹诨顒又?,每位創作者可以用兩分鐘向聽眾中的贊助商們推介自己的節目。一位「Clubhouse」發言人表示,有數十家機構和品牌出席了這次互動,但技術問題卻讓幾位創作者陷入困境,甚至無法發言。
「Clubhouse」向創作者表示,他們會在活動后會收到更多信息,贊助商興趣也會越來越高。不過這些承諾也沒有兌現。一位要求匿名的創作者表示:“我沒有收到任何電子郵件,這意味著要么沒人對我的節目感興趣,要么就是活動里根本沒有贊助商。我認為第二種情形更有可能?!?/span>
創作者計劃中的六位成員在此前表示,直到最后也沒有品牌贊助他們,而「Clubhouse」也沒能像宣傳的那樣,把自己的節目變成“可持續的事業”。這些創作者并不打算繼續制作節目,許多人也在將精力重新轉向其他平臺,因為在其他平臺更有可能獲得回報。
缺少變現渠道的「Clubhouse」正在失去創作者
創作者優先計劃中的首批參與者 | 圖片來源:Clubhouse
創作者計劃出現問題,可能讓估值 40 億美元的「Clubhouse」暴露出更多隱憂。如果「Clubhouse」不能吸引品牌方,該如何留住創作者呢?
精神病學家 Owen Muir 與妻子 Carlene MacMillan 在創作者計劃中曾經主持一場心理健康節目。他表示:“「Clubhouse」擁有大量優秀創作者,現在它要幫助創作者們謀生?!?/span>
雖然「Clubhouse」是一家獨角獸企業,但該平臺目前的營收前景卻不夠清晰。它的確與一些大型組織建立了合作關系,如 TED 和 NFL,但這些交易的細節并沒有公開。關鍵問題在于,「Clubhouse」并沒有通過實時音頻聊天服務盈利。
事實上,即使是創作者自己也無法在「Clubhouse」中獲得穩定的營收。目前「Clubhouse」只提供了小額打賞這一直接變現方式。很多創建者都表示自己很難得到打賞。此外,由于缺乏自動嵌入式廣告(Automatic Insertion Ads),贊助商們即使對「Clubhouse」感興趣,也不知道該平臺的營銷原理。一位創作者表示,自己不得不花大量時間向他人介紹「Clubhouse」的功能。
「Clubhouse」表示,在創作者優先計劃的 25 個節目中,有“一部分”最終獲得了贊助,同時平臺也向《The Verge》提供了三個成功案例。不過《The Verge》發現,在「Clubhouse」提供的三個節目中,只有一個的贊助合同可能是由「Clubhouse」團隊幫助達成。其余的節目要么由創作者自己溝通,要么是通過另一個與該計劃無關的創作者引薦達成。
即使贊助商表現出了興趣,「Clubhouse」的變現工具也很難讓創作者真正得到資助。從盈利角度來看,Pham 是最具潛力的音頻節目之一,但由于「Clubhouse」幾乎沒有提供任何數據分析,她也很難進一步說服贊助商。目前創作者們能查看的數據只有節目的聽眾數量、收聽總時間以及單個房間內聽眾數量峰值。
Cyndi Pham 在「Clubhouse」擁有頭部節目,但平臺卻沒能為她吸引到足夠多的贊助 | 圖片來源:Clubhouse
「Clubhouse」對此表示,平臺不會收集聽眾統計數據。除此之外,贊助信息也只會在聊天房的標題中注明,房間內無法提供跳轉鏈接。MacMillan 說:“當「Clubhouse」最早上線時,很多品牌會僅僅因為熱度而簽約?,F在,「Clubhouse」需要更多優勢來說服贊助商?!?/span>
「Clubhouse」為參與計劃的創作者們提供了 1.5 萬美元的津貼,這些津貼按創作者們的單期節目計算,這意味著節目主持需要平分津貼。如果有需要的話,創作者還會得到其它支持,例如制作設備、專屬制作人、宣傳材料設計師以及「Clubhouse」團隊咨詢等。不過每個接受《The Verge》采訪的創作者都表示,雖然他們對自己的節目感到驕傲,但為了維持生計,自己也只能停止制作。
事實上,「Clubhouse」對創作者宣傳的許多支持都沒有兌現。該平臺曾保證會為創作者的節目邀請大量知名嘉賓,但在接受《The Verge》采訪時?!窩lubhouse」卻只能舉出三個案例。此外,創作者還被告知自己會在 App 內部和外部得到大量推廣,這一承諾也幾乎沒有兌現。有一名項目參與者表示,自己不得不再三請求「Clubhouse」發布推廣帖文。
缺乏宣傳渠道是最大軟肋
截至 9 月 23 日,「Clubhouse」社區負責人 Stephanie Simon 已擁有 314 萬名粉絲 | 數據來源:ClubhouseDB
創作者們表示,「Clubhouse」最大的營銷工具其實是平臺員工。因為在工作人員進入聊天房后,許多員工粉絲就能在 App 的主頁面看到這個房間。以「Clubhouse」的社區和內容負責人 Stephanie Simon 為例,她目前已擁有超過 300 萬粉絲。因此在她加入一個房間后,這些粉絲就都能在 App 的界面上看到這個房間。
MacMillan 表示:“「Clubhouse」似乎主要借助員工來推動流量。這固然很有用,但同時局限也很大?!?/span>
「Clubhouse」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指出:“我們在「Clubhouse」中行動迅速,與社區積極交流,每周都會根據用戶反饋進行改進。首屆創作者優先計劃為我們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反饋信息,也將幫助我們完善該計劃,為整個「Clubhouse」社區改進服務與功能?!?/span>
許多創作者表示,自己雖然計劃繼續使用「Clubhouse」,但同時也都在設計備選方案,尋找更多變現可能。這意味著他們投入到「Clubhouse」的時間或精力都會更少。對許多創作者來說,自己此前每周都要花上幾個小時來制作節目。隨著優先計劃和補貼暫時告一段落,他們也不得不利用這些時間尋找新的營收渠道。
創作者優先計劃參與者 Roderick Martin 此前曾主持 UFO 相關節目,如今他已經轉戰「YouTube」。在那里一位電視節目工作人員發現了 Martin,讓他在「Discovery Plus」流媒體服務上主持節目,此外他還開設了播客。
Martin 表示,如果現在有一位著名嘉賓希望有償出席節目的話,他不會讓嘉賓前往「Clubhouse」,因為在那里他很難變現流量。此外「Clubhouse」的直播節目目前依然無法保存,這也讓他失去了一個變現選項。Martin 說道:“我最后肯定會在「YouTube」上制作視頻,因為至少「YouTube」可以永遠保存這些內容,讓我能夠借此創造收入?!?/span>
UFO 愛好者 Roderick Martin 如今已經躋身流媒體平臺 | 圖片來源:roderickmartin.com
另一位創作者也表示,自己正在權衡內容創作的首選平臺。這位創作者說道:“與其在「Clubhouse」上主持節目,我還不如把這些內容變成播客,這樣我就可以分發、推廣并獲得贊助商。這一策略更加持久和穩定,也可能更值得我投入時間。”
與此同時,幾乎每一款社交 App 都投入了數百萬美元資金,試圖將創作者留在平臺上?!窮acebook」宣布計劃在未來一年半內為此花費 10 億美元;「Snapchat」也在近幾個月中每天獎勵創作者高達 100 萬美元;「YouTube」還宣布了一項 1 億美元的創作者基金。
即使是職場社交平臺「LinkedIn」也開始為創作者投入數百萬美元,準備涉足實時音頻社交領域。許多傳統播客 App 也提供了訂閱服務,幫助創作者與聽眾保持聯系?!窼potify」和「Patreon」都會向創作者提供粉絲的郵箱地址,「Clubhouse」迄今卻還沒有這一功能。不過「Clubhouse」也沒有放棄,該公司此前宣布,將計劃在印度和巴西市場進一步開展創作者優先計劃。
從表面上看,「Clubhouse」和它的競爭對手都在采取同樣的創作者激勵策略。然而「YouTube」和「Clubhouse」之間的關鍵區別,在于「YouTube」已經為許多創作者提供了穩定的收入。如果「Clubhouse」想要吸引更多創作者,制作更多高質量內容的話,就必須要引入更多贊助商支持。
本文編譯自 Clubhouse needs creators, but creators need c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