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央行正著手應對“先買后付”隱患
原標題:馬來西亞央行正著手應對“先買后付”隱患
作者:李鵬輝
來源:動點出海
動點出海獲悉,馬來西亞國家銀行(Bank Negara Malaysia,該國央行)于近日表示正同該國當局及相關機構合作,以應對因“先買后付(BNPL)”模式日益興起而導致的社會擔憂。
BNM 在其 Linkedin 主頁發帖指出,“雖然先買后付模式目前并不屬于央行的管轄范疇,但我們正在與有關當局合作,以解決由此產生的諸多隱患。例如,這種方式可能會慫恿你大舉花銷借來的錢,而實際上你卻對此無力償還?!痹摍C構認為,對個人消費者而言,掌握這一模式的還款計劃和條款細節十分重要,他們不應當去進行能力之外的消費。
BNM 警告稱,先買后付通常被標榜為一種“免息”的消費手段,但其背后卻也可能會產生越滾越高的其他費用(比如處理費或逾期費)。BNM 強調,公眾應當履行對該模式的承諾、及時充分還款,以避免產生額外費用,因為“超支的現象很容易就會發生?!?/span>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這一日趨火熱的模式,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該國央行)在本周二時也有表示,正在評估是否需要相關監管框架來對先買后付模式進行指導。該機構認為,盡管先買后付模式當前尚未對家庭債務構成重大風險,但它卻在逐漸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使用。
根據一項來自 2020 年第四季度的先買后付調查報告顯示,馬來西亞的先買后付支付規模預計將以每年 72.3% 的速度增長,到 2021 年時達到 4.682 億美元。目前,Grab 和 Shopee 已在馬來西亞提供了先買后付服務。而除這些巨頭之外,包括 Atome、Fave、Hoolah、Split 等初創公司也在當地開展了此類業務。
先買后付是一種主打“先購買,后付款”的免息分期付款的消費模式。盡管這種免息分期付款并非罕見,但先買后付的優勢卻在于對小額商品的支持(即用戶在進行小額物品消費時也能使用免息分期的方式),并且擁有低于信用卡模式的申請門檻。如本欄目此前指出,現階段,先買后付模式正在全球范圍內不斷引起關注。在東南亞之外的歐洲、澳大利亞以及美國等地,先買后付模式已經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強勁增長。同時,包括 Square、亞馬遜、Paypal 在內,眾多巨頭企業機構也于今年向這一領域投向來更多目光。
有數據指出,從全球范圍內來看,先買后付模式正處于快速上升趨勢。到 2025 年,其市場規模預計將從 2020 年的 890 億美元激增至 3520 億美元,實現 400% 的增幅。然而,由于這種門檻相對較低的預付消費模式可能會誘使財務觀念不成熟的年輕群體陷入消費主義和債務陷阱,該模式也開始在不斷引起各國監管機構的關注。